首页 > 资讯 > 通用航空投资热的冷思考

通用航空投资热的冷思考

导语:“十三五”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国家关于通用航空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引得行业内外高度兴奋,再加上发改委关于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公布,更是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

1.jpg

  “十三五”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国家关于通用航空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引得行业内外高度兴奋,再加上发改委关于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公布,更是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在利好政策的不断鼓励下,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省一级的通航产业“十三五”规划,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开始实质性深入布局。这让很多人感觉,中国自上而下,正在掀起又一股通航投资热潮,似乎中国通航的春天就要来了。

  但编者以为,我们或许过于乐观了一点。中国通航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很多钳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还无解。无论是管理体制问题、基础条件建设问题、市场培育与开发问题,还是核心要素保障问题等,我们都还在深水区摸索,甚至连基本认识问题,我们都无法统一思想。中国低空开放究竟何时成为现实?通航供给侧改革何时能落到实处?机场建设运营何时简化程序?市场需求何时有效释放?服务保障如何真正到位?这一系列问题,十年来,都在深深困惑着整个行业。

  尽管新政策不断出台,但没有一项政策触及核心。看起来,中国要实现自由飞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整个国家在新常态的压力下,自上而下对通航表现出的热情。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意见里提到,到2020年,争取建成500个通用机场,形成5000架通用航空器规模,力争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这份计划尽管已经很克制,但业内普遍认为,实现的难度极大。不过,地方政府似乎比国务院的信心更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至2020年,全国各省规划的通用机场数目总计已经超过1200个,通用航空器年生产规模总计已超过3000架,通航产业年经济规模已超过2万亿。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到2020年,我们的通用机场数目要翻两番,通用航空器生产规模足够全球一年的交付量,产业年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两倍。

  一个通航产业发展仍在初级阶段的国家,提出这样的规划目标是不是合理,值得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者重视,更值得地方政府反思。否则,国家及地方层面的规划越是积极,产生的误导越是严重。

  很明显,目前很多资本已经头脑发热。近一年以来,又有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加强了对通航产业的投入,以华夏幸福、海南航空、宏泰集团、龙浩集团等为代表,这些企业实力雄厚,能撬动整个行业资源,他们的计划雄心勃勃,都想唯我独尊。一场资本的鏖战已经不可避免地拉开帷幕。

  但这一轮的鏖战恐怕没有赢家,在饼没有做大的前提下,大家都只能苦苦挣扎。在这种形势下,投资通用航空,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如果要进入这个领域,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期的专题,将从多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期待引发广大欲进入这一领域的民营企业和资本、乃至主管部门的进一步思考和重视,促进中国通航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中国商人杂志)


点赞0
收藏8
pearl
pearl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