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法 > 兼职市场是独角兽的孵化地,还是创业者的乱丧岗?

兼职市场是独角兽的孵化地,还是创业者的乱丧岗?

导语:2015 年以来兼职市场成为了一个“不差钱”的领域。上百个创业团队总计斩获数亿规模的投资,千万美元级的投资也屡现报道。根据阿里的测算,兼职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万亿级,随着自由职业趋势的越发明显,兼职领域有可能孵化出一批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 但时...

2015年以来兼职市场成为了一个“不差钱”的领域。上百个创业团队总计斩获数亿规模的投资,千万美元级的投资也屡现报道。根据阿里的测算,兼职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万亿级,随着自由职业趋势的越发明显,兼职领域有可能孵化出一批有独角兽潜质的企业。

但时间来到2016年,兼职市场却没有迎来预期的规模爆发。反而频频爆出各大兼职平台的困境:一米兼职先是被传濒临倒闭,后传出被收购的可能。而另一个老牌平台“校联帮“则未熬过春节,宣告暂停服务。

兼职平台,在这个春天怎么了?

火爆的数据背后,刷单成风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 app 刷单,某兼职平台赫然在列。“下载后试玩 5 分钟即可删除” 的要求,和每个下载少则10元,多则30 元的返现令人咂舌。

刚刚从某上市互联网企业拆分出的兼职平台的数据更为吸睛:“上线仅100 多天,目前月访问用户数已超600 万,访问用户量以及交易流水为兼职行业第一。“同时,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成立三年,此前一直保持行业第一的“兼职猫”月UV仅在330万。而另一款兼职平台探鹿,也“意外”地撞了数据:其同样宣称交易额为业内第一。

根据该兼职平台最近的公开报道,上线 4 个多月,跃居成为国内会展兼职招聘的龙头平台,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承接全国十多个一二线城市兼职招聘的平台。

对此,记者深入联系了几家报道中的客户,发现大部分都并不知道该平台,唯一一个有合作过的客户表示由于提供人员放鸽子率太高,严重影响到该会展,以后不会在合作。同时市面上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几家兼职平台,这些平台的负责人都表示所谓“唯一”可以承接这些展会兼职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可以侧面佐证的是,第三方监测机构《易观智库》2 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会展业在兼职平台的全业务链中仅占4%的比例。而会展业本身,目前已是一个超过百亿的兼职市场。

规模急剧扩张的身后,服务脆弱

“会展对于兼职人员提供商的要求一直是清晰而明确的,我们从来不要求兼职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的概念,而是期望他是一个经过选择,受过良好培训,获得一定保障的兼职人员。能做到的,我们才认可他们是金牌服务商。”某会展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量的所谓兼职平台,还仅仅停留在提供“人”的阶段,根本达不到他们的根本需求,因此造成了合作关系的脆弱。

不仅仅企业不满意,个人用户同样对兼职的质量忧心忡忡。《新华日报》在去年十月曝光的一起网络兼职欺诈中就质疑,未经过审核的企业在兼职平台也能发布信息,给某些虚假兼职信息留下了栖身空间。《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假兼职占诈骗案举报量34.9%,涉案金额也相对较高。

针对以上种种现状,上海某兼职平台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了担忧:部分企业的失信行为,正在极大地危害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真正踏踏实实耕耘服务的平台,却难以用夸张的数据吸引投资,扩大规模。长久以往,兼职市场恐成优秀创业者最大的乱葬岗。

规范市场无序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

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秀梅曾在采访中呼吁:网站、APP,对入驻经营者,首先要履行审查义务,核实其是否有资质、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其次要跟踪、监管并评估其诚信度。如果有求职用户投诉被欠薪等情况,网络平台应协助投诉者与经营者沟通,确定一个最后支付期限,如果经营者到期仍不支付,平台有权撤掉其发布的信息,直至将其加入“黑名单”。她还建议,各互联网招聘平台,可以借鉴淘宝等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的做法,要求入驻经营者提供一定的保证金。

但乱象和争议之后,谁来监管市场的无序竞争,谁来恪守行业的道德操守,目前来看,仍然是消费者困惑的难解之谜。

这,或许也是压垮兼职平台类创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兼职未来方向何在,或在于如何提升线下服务效率

最早兼职产品的爆发,是由于58赶集等平台对兼职信息审核不严格,大量的骗子信息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的,给了创业公司的机会。主打安全信息兼职的平台一下在各个地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且大部分都为更能体会痛点的大学生本身创业。而现阶段,记者认为兼职这个事已经从信息不对称的竞争阶段,过度到下一个阶段,胜出点在于谁能真提升企业的线下服务效率。

由于兼职端人群其实没有太多的粘性,通过补贴烧钱获取用户价值也不是非常大,优质的岗位资源才是核心,哪家平台兼职岗位优质,兼职人群就会转向该平台。所以除了仅仅提供“人”以外,哪家能真正为企业解决线下服务的痛点,提升效率,才能真正掌控岗位资源形成壁垒。

toC的生意在很多看起来市场万亿级别的市场,到最后只能却也存活一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产品差异化有限,难以形成忠诚度。在补贴下用户快速增长,靠不停融资支撑补贴,估值攀升到最后,整体市场用户基本饱和被数家平台瓜分,然后就无非是几款app都存在用户的手机里,哪家补贴用哪家。用户无法再增长。对应估值上不去,下轮融资进不来,在用户身上又赚不到钱,所以只能合并。

toB的生意绝对不是烧钱能够解决的,谁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服务谁才能有优势。根据记者的几番调查,X米平台得到的反馈是“他们连供人都供不上”,当然更多情况是根本不知道他们。反倒是一些没做什么PR的低调平台,得到很多企业的提及和一致好评。好的服务就能有自己的市场份额,所以toB很难靠烧钱一家独大。

只要能提供好的服务,就可以造血活下来,也许未来会用更多的平台将重心转向如何提升企业效率。

真正回归商业本质,不用再靠VC烧钱活下去,迎来自己的春天。

点赞0
收藏3
投稿
投稿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