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瑞能半导成功挂牌,入选直联机制后IPO进入“倒计时”?

瑞能半导成功挂牌,入选直联机制后IPO进入“倒计时”?

导语:30秒快读 通过直联机制,优质企业预计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2个月内在北交所上市(即“12+1”“12+2”)。 直联机制的出台只是进一步提高上市审核效率,加快企业IPO进程,却并不会成为某些企业的“保护伞”或者“保送班”。 瑞能两次上市...

1.1.1.jpg

作者|王薇

编辑|六耳

来源|直通北交所

半导体行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基石,近年来国内产业发展进程提速,以直面“卡脖子”问题。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22年年底,在A股上市和拟上市的半导体行业标的超过100家,覆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前不久,北交所和新三板研究推出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以下简称“直联机制”)。通过直联机制,优质企业预计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2个月内在北交所上市(即“12+1”“12+2”)。

瑞能半导和万达轴承成功入选首批直联机制项目,其中瑞能半导作为一家两次冲刺科创版夭折的半导体企业,却能够成为率先“吃螃蟹的人”,市场上对此关注度颇高。

1月20日,瑞能半导(873928.NQ)正式开始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计时”开始。

-1-

首批入选直联机制的“小巨人”企业

在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在新三板挂牌的同时,瑞能半导也发布了一份公告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北交所发行上市尚存在不确定性。

必要的风险提示是必需的。作为直联机制的首批公司,近年来市场对它的关注徒增也是事实。

对于直联机制,北交所、新三板准备已久,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市审核效率。

直联机制的主要做法是,北交所和新三板内部对直联企业全链条审核、监管、服务工作进行集中归口管理,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对接,支持直联企业挂牌满一年后迅速完成发行上市流程。

具体而言:一是打破条线分割,组建专职部门,切实提升审核效率;二是坚持公平透明,制定专门规程,切实明确市场预期;三是强化中介动员,组织市场培训,切实凝聚各方合力。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在出席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时强调,要推动常态化发行上市,加快北交所高质量扩容。进一步提质增效,打造“预期更明、效率更高、包容更强”的上市服务品牌。

北交所作为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区别于其他证券交易所的还有其专精特新特色。

此次,瑞能半导和万达轴承作为首批直联机制公司,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能半导还是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如今,建立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实施一体化“流程再造”,不仅缩短上市准备时间,还能够提高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上市的确定性。

-2-

三大标准筛选优质企业

相对于沪深等交易所,北交所的IPO体现了更强的包容性。

不过,直联机制的出台只是进一步提高上市审核效率,加快企业IPO进程,却并不会成为某些企业的“保护伞”或者“保送班”。

为此,直联机制在企业客观条件、主观意愿以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三方面设置了入选标准。

客观条件方面,首先着眼于推动企业挂牌满一年后快速上市的目标,要求相关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北交所市场定位,申报挂牌时满足北交所四套上市财务指标之一,挂牌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等发行上市负面清单情形。

其次,充分体现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创新的导向,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适用直联机制。

主观意愿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允许企业自愿选择、自愿参与,申请挂牌同时提出直联机制适用申请;二是有明确的北交所发行上市计划;三是自愿接受并配合各项审核监管安排。

这就要求企业在申报挂牌前已与券商、会所、律所等中介机构签订发行上市服务协议,计划在挂牌后18个月内提交发行上市申报文件。

在中介执业方面,券商、会所、律所等中介机构已确定发行上市项目签字负责人并由其作为签字人员开展挂牌推荐业务。要求保荐机构项目组经验丰富,至少有一名保荐代表人有过两家及以上IPO(含精选层)保代签字经验。

并且挂牌期间中介机构团队稳定,不得出现任意一家中介机构变更或者任意一家中介机构两名项目负责人均发生变更的情形。

此外,针对直联机制,北交所也推出了相应的退出机制。

例如,当企业不再适用直联机制,如企业在审核过程中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主动申请退出或者挂牌满18个月内未提交申报文件;出现企业或中介机构不配合北交所审核监管工作的情形时,将采用退出机制。

总之,直联机制的推出并不是在“自降身价”。上述三大标准的建立更是无形程度上起到了优胜劣汰、精益求精的效果,为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提供了保障。

-3-

两次上市折戟之后转道北交所

在试点初期,北交所建议重点推荐盈利能力强、成长性良好、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适用直联机制。

此前,瑞能半导曾两次闯关科创版IPO,却都不幸折戟。这次它能够成功入选北交所、新三板的首批直联机制,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招股书显示,瑞能半导是一家半导体元器件制造商,专注于改善和研发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品组合,依托双极性功率技术,研发生产了可控硅整流器、功率二极管、高压晶体管、碳化硅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汽车、电信、计算机与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0年8月,瑞能半导正式向A股发起冲击,先后经历三轮问询回复,排队十个月之久,最终于2021年6月18日却按下“暂停键”。

距离第一次失败时隔半年后,瑞能半导又重振旗鼓,拟借壳空港股份来谋求上市。然而,借壳上市的消息官宣仅一周之后又宣告终止。这也创下了A股最短的重组上市故事。

直接上市和借壳上市是进入资本市场的两种方式,瑞能半导却均以失败告终。

招股书显示,建广资产作为GP(基金管理人)的旗下的三支基金南昌建恩、北京广盟、天津瑞芯分别持有公司24.29%、24.29%、22.86%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71.44%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股东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实业部分,而是均为私募基金,而三家私募基金的执行合伙人是是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建广资产”),意味着其才是瑞能半导的间接控股股东。

然而,建广资产的两家股中建投资本和天津建平,分别控股51%和49%。前者是中国建银旗下纯国资投资平台,后者是民营。

如此控股比例致使两位股东对董事会决策事宜均不具有单独控制权,所以建广资产无实际控制人,从而瑞能半导无实际控制人。

在两次IPO的多轮问询中,该股权界定问题被反复重点提及,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答复。

如今历经坎坷,瑞能半导来到了新三板、北交所的大门前。它最终能否通过直联机制快速实现IPO梦想,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就像它在公告中所提示的:上市计划可能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公司自身经营管理情况、证券市场整体情况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北交所发行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源:直通北交所 查看原文
点赞0
收藏12
 王薇
王薇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