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范伟军专栏|科技成果转化说白了是企业家的事

范伟军专栏|科技成果转化说白了是企业家的事

导语:01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谈论科技成果转化。 那么多人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平台,做论坛,搞课题,开峰会…… 他们哪来那么多钱,做些吃力不讨好又没什么市场回报的事。 凡事热衷的人一多,里面一定有猫腻。 02 把科技...

01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谈论科技成果转化。

那么多人在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平台,做论坛,搞课题,开峰会……

他们哪来那么多钱,做些吃力不讨好又没什么市场回报的事。

凡事热衷的人一多,里面一定有猫腻。


02
把科技成果转化拆开来看看,里面一点也不复杂。

无非就是把科研院所、大学等相关机构的科技成果项目,想办法转化成产品、商品。

同时,改进产品质量、工艺等,获得更多商业回报。

让这事儿变得复杂的是,科技成果大多出自科研人员、工程师、教授。

他们在正常情况下,只负责出成果,写论文,拿专利。

并不负责(也无法负责)验证这些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商业回报。

于是,科技成果端常常十分热闹。

多少专利,多少知识产权,世界领先,中国原创等等,让人耳热心跳。

03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转型升级,却迟迟达不到预期和愿望。

一堆的资本整天把个网上购物、打车骑车、快递咖啡、线上培训等搅得天翻地覆。

动不动来个天文数量级的投资和估值,然后,变着法子快速上市套现。

冠冕堂皇掏老百姓的钱包,搜集个人信息。

问题十分明显,个个都心知肚明。

在科技成果到市场商品化的中间环节,出现了沼泽地或鸿沟。

学术一点表述是最后一公里。

04

于是,政府(有形之手)开始大力支持。


政府一支持,闻风而动者便前赴后继。

闻风而动者大都深谙政府意志,政策运作规则,尤其是政府相关官员喜好。

而且,自身与政府常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交集。

于是,本是最后一公里的沼泽地或鸿沟,胜算本就不大,践行实操者本就稀少,成败标准本就模糊。

如此这般的困境,反倒成就了他们的江湖。

于是,便有了文章前面陈述的乱象。

05

所谓猫腻谁都明白。

帮政府办事干活,花政府的钱在最后一公里空转,在沼泽地边缘、鸿沟岸上闻鸡起舞、热闹非凡、假唱、替身演绎。

用烟花代替炮火。

然后,日复一日地虚报战绩。

其实,太多人和机构、平台,实在没必要在所谓最后一公里里群魔乱舞。

科技成果转化,往小里讲是创业者的事,往大里说是企业家的事。


06


只有具备创业精神,甘冒风险接受挑战的创业者,才会在不确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寻觅未来追求梦想。

只有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当企业解决资金、产品和市场问题,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后,才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因为,他们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其产品一方面需要技术升级,一方面需要更新迭代。

企业开始进入长期发展的规划阶段,自身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还因为,只有他们才对成果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消化能力。

产品前期的实用研发完善能力,尤其是由产品变成商品的市场运作能力。


07


所以,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力点,应该锁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通过政策撬动企业的积极性,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创新转型升级的支持红利。

同时,伴着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红利。

从而,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回头逆行,返身跨过所谓的最后一公里。

然后,主动对接科技成果源头。

反哺源头的科技成果投入和研发,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表达的市场主体和企业,包括专业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业型公司机构,通过为上下游企业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并以此为商业模式的公司机构。

这需要政府调整支持手段和方式,具备识别市场主体、公司机构的慧眼。

然后,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获得支持成效。


08


做到了,应该是政府围着市场转,不断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并给予服务。

相关市场中介资源同样也会围着企业转,并形成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氛围和生态。

做不到,便是一堆人围着政府转,天天开会、论坛、评审、研究、捷报频传。

市场和企业却在前方赛道上孤独求胜。


来源:创头条 查看原文
点赞0
收藏10
水草
水草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