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传播科学,服务创新

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传播科学,服务创新

导语:近日,在2020清华文创论坛上,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作主旨发言,介绍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在科技与文化融合中的实践。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感谢文创院邀请我回到学校,每次回来心里都感觉特别温暖。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

近日,在2020清华文创论坛上,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作主旨发言,介绍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在科技与文化融合中的实践。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微信图片_20201115133201.png

今天非常高兴,感谢文创院邀请我回到学校,每次回来心里都感觉特别温暖。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以前经常会来蒙民伟楼,这是个老地方,对我而言有许多过去的美好回忆。 

今年文创论坛的主题是“文化科技融合与当代文化发展”,我所在的单位是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科技文化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一,我们是科技文化建筑。这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央要求我们把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中央没有称之为科学或者科技的服务平台,而是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体现出来,尤其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下。比如,有一个科学家博物馆,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央在2019年两办出台了关于科学家的文件,总书记在7月份召开了科学家座谈会,我认为仅仅弘扬科学家精神并不够,层面比较单一。 

就我个人的理解,传播中心的定位可以理解为“传播科学、服务创新”。对于传播科学,融合是大趋势,这种融合并非具体的学科之间的融合,而是从更大的领域,比如科技与经济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社会融合等。反过来也是这样,相互融合。我昨天刚从党校回来,学习解决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问题。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大变局,人的思想理念发生变化,人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这给予我们很大的思想引导,融合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 

就我个人的理解,我更加愿意将科学归到大文化的领域,或者大文化的范畴。我认为先有文化后有科学,从近代来看,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再到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在所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学孕育在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得到重大发展,不应该把科学与文化区分开来。我们论坛的主题特别好,把文化放在科技的前面,强调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从历史来看,我认为文化与科技本身就是一家的。从科技传播中心的角度来看,今天与新闻学院和文创院一起推进这个事情,更加有意义。 

第二,我们的单位位于奥林匹克文化中心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这个地方有国际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亚投行、科技馆、国学中心等。科技馆和我们都带有“科”字头,国学中心本身带有文化的特质。加上科技,就是一个大的文化概念,因此称为奥林匹克文化核心区,科技自然而然也成为了核心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核心区中,我们必须要发挥好职能。 

第三,我们有传播科学文化的使命。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要求我们承担起科技领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的责任。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认为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说,我国存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战线。在国内战线,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一个大的问题。科技传播不仅仅是媒体传播,科技成果转化是死亡之谷,以色列和美国也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他们的市场机制和我们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应该将科技传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更加愿意把科技置于一个文化大背景下进行传播,在传播的大背景之下,更多地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具体来说,通过推广应用的方式进行转化,将具有媒体属性的传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肩负起传播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文化的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科学的思想和文化氛围,以此来推动创新。 

上述问题,是国内需要解决的,在国际上更是如此。当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树立我国科学家的形象,总的来说也与文化息息相关。如今信息技术很发达,知识还重不重要?过去人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能够通过百度、谷歌、360、搜狗等搜索平台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还需要有那么多的知识吗?如今,知识本身被信息化,成为了一项基本技能。然而,文化却是无法通过百度查找到的东西,文化是一种深沉的内涵、是内在的素质。所以有人说,有知识才能生存,有文化才能发展,这句话具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我们有传播科学文化的使命。 

第四,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实践。现在,我们不仅要用科技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播,例如我们现在有数字化的智慧厕所、数字化的演艺云平台,可以将数字化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手段,另一方面,我认为更加需要用文化的视角和力量来传播科学,这样才能提升科学的传播效果。我们不仅重视科技成果应用,更要促进科学文化,尤其是现在的科学伦理也非常重要,例如去年的基因编辑事件。因此,我们要用文化的角度传播科学,这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一种更加长期,更加长远的考虑。 

今天,我们从科技的角度看文化,我们更需要从文化的角度看科技。除了在社会上弘扬一种精神文化,科协作为一个群团组织,它服务于科技工作者,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的文化建设。如今,很多领域涉及科技伦理、科学伦理的问题,我在几年前曾经看过一个报告,报告显示全国科研人员的心理问题远远大于普通人,当下科研人员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来解决。 

我们现在在探索与清华新闻学院共同推动一个科技传播的跨界沙龙,加强融合,从更多角度解析科学传播的问题,打通科技界、产经界、教育界等各界,推动跨界融合。我想是否能够逐渐形成科技传播的学术大平台,甚至将科技传播发展为一个学科点。如何进行更好的传播?如何更好地把科学应用于社会治理、社会文化大建设?我们需要以科技促进文化,同时借助文化的发展,孕育更好、更多的科技创新和思想创新。 

我们现在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盖房子,房子的地理位置在奥运塔下边,西边对着亚投行,南边是科技馆,明年封顶,后年竣工,后年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和我的母校,和新闻学院和文创院加强合作,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专家、各界的同仁们加强合作,特别欢迎清华的同志们能够加入我们,用大家的智慧共同建设好我们国家的科技文化传播中心。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创头条 查看原文
点赞0
收藏8
水草
水草
用户评论
游客
发布
©2021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5013664号-1
登录 注册
登录
完成注册

快捷登录

请激活账号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的评论、编辑功能及以后陆续为用户提供的其他产品,请激活账号。

您的注册邮箱: 修改

重新发送激活邮件 进入我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注意检查垃圾箱。